为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推进新时代城市文明建设 “九大行动” 部署要求,邛崃市针对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街巷治理、公共服务等高频民生诉求,提出一系列精细化治理方案,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文明养犬、邻里关爱等文明实践活动,与市民携手同心在“家门口”书写文明答卷。

九大行动|“净优亮美”进行时!聚焦环境提升,共建宜居邛崃

为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努力办成更多市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好事实事”部署要求,按照“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动群众、坚持常态长效”工作原则,系统推进、分类实施“净环境、优秩序、亮空间、美风貌”四项重点工作,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小投入”改善“大民生”,进一步补齐功能短板,完善治理服务,着力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打造环境更优美、功能更完善、生活更便利的“临邛古城”,持续推进全市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聚焦“净环境”提升城乡洁净度

 

 

开展6轮“机械+人工”立体化大扫除强化,50处顽固卫生死角清零(含北坛街废弃工地、棉花街棚户区等)。路面精细化清扫保洁,提升机械化作业水平。

 

深入开展院落清洁行动,重点整治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卫生死角及杂物堆积,清理垃圾49余吨。对毁绿占绿、擅自占用公共空间等违规行为及时进行劝导、报告并协助做好处置工作。

 

持续推进河道清污工作,保障水体清洁。无新增和反弹的黑臭水体,建设改造7处农村污水处理站。

 

优化垃圾收运体系,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深化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印发《邛崃市2025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点》,完成193个分类投放点完成定点勘测。

 

协同推进扬尘管控、餐饮油烟治理等工作,改善空气环境。以七星街、朱牌坊街、蒲口路、滨江路等餐饮单位集中区域为重点及时发现、查处、取缔沿街商贩占道经营产生油烟污染行为,共查处餐饮单位油烟污染案件9件,发现处置秸秆焚烧问题18起。

 

聚焦“优秩序”营造规范有序环境

 

系统开展道路病害治理,修复破损路面、人行道1100㎡(滨江路等12条干道),更换隐患井盖21座,更换国道、省道等道路波形护栏366米,完善道路标线,保障安全通畅。

 

分析违停高发时段、路段及原因,建立整治台账,制定整治措施,明确责任区民警职责,加大车辆乱停乱放整治力度,规范停车秩序,优化停车资源管理。常态化开展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整治,积极引导群众有序规范停放非机动车辆。

 

开展“门前五包”整治工作,规范商铺越门经营220余起。采取定点值守+机动巡查方式,对南街、东星大道、凤凰大道、滨江路等城区重要节点、路段开展专项整治,及时清理、规范商贩占道经营行为。共计引导规范流动摊点1900余次。

 

加强社会生活噪音、建筑施工噪音等污染源管控,营造宁静生活环境,中高考期间“静音护考”任务顺利完成。

 

聚焦“亮空间”改善城乡人居环境

 

实施街巷增灯补亮工程,解决部分区域照明不足问题,保障夜间出行安全,修复邛州大道“失明”路灯74盏,村(社区)新增路灯187盏。

 

 

依法依规开展乱搭乱建治理,拆除城区和各镇(街道)违法建设30余处。

 

 

推进建筑立面整治,规范户外广告和店招设置20余处,清理违规横幅(布)广告37条,清理“牛皮癣”小广告250余处,提升城乡“颜值”。

 

 

推动小区(院落)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居民生活环境。26个老旧小区实现“双晒”全覆盖,30个农村户厕问题完成整改。

 

聚焦“美风貌”塑造特色城乡环境

 

实施城乡绿化提升工程,补植行道树,建设小微绿地和景观节点。

 

加强城乡景观塑造,提升公园、广场及主要道路沿线景观品质。

 

注重文化元素植入,在城市公共空间融入邛窑、文君文化等本地特色,彰显城市文化底蕴。

 

 

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在各部门、镇街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市民的支持配合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批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邛崃市将以“净优亮美”专项行动为契机,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努力为市民营造更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美丽的城乡环境,为高质量建设成都市域副中心贡献力量。

建设与维护:成都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