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成都市推进新时代城市文明建设 “九大行动” 部署要求,邛崃市针对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街巷治理、公共服务等高频民生诉求,提出一系列精细化治理方案,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文明养犬、邻里关爱等文明实践活动,与市民携手同心在“家门口”书写文明答卷。

从“心”出发 邛崃市全方位护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

5月25日是全国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日,“5·25”谐音“我爱我”,承载着关爱自我、悦纳生命的深刻内涵。为深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邛崃市以“家校社协同”为纽带,推出心理健康系列主题活动,通过艺术疗愈、法治护航、亲子互动、压力疏导等多元形式,为青少年织就一张温暖有力的心理健康防护网。

 

 

5月22日,邛崃市检察院联合教育局等10余个部门,以“携手关爱 共护未来”为主题,开展检察开放日暨法治校长工作推进会,吸引政法委、司法局、关工委、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教师及家长代表等120余人参与,活动通过法治校长工作推进会、心理专家讲座、多方座谈研讨的方式,将犯罪预防与心理健康干预结合,弥补了传统法治教育中对心理因素的忽视。

 

5月25日,文昌中学开展了主题为“心情绽放.爱伴成长”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画出我的微笑”环节,学生们在展板上绘制了各具特色的笑脸,用色彩和创意传递快乐与温暖,展现了阳光向上的精神风貌。“发泄墙”“内心独白”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情绪表达的出口。此外,学校开展青春期家庭教育讲座,围绕《破解青春期逆反,与孩子共同成长》主题,帮助家长理解青春期心理特点,掌握科学沟通方法,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

 

 

5月22日,平乐中学校在平乐中学大德讲堂开展“护航心灵 助力高考 —12355 高考减压”活动,活动通过“写祝福语”“放松练习” 等环节,变单向输出为双向参与,提升学生对心理调节技巧的实操能力。同时,以 “小马焦虑” 等贴近学生的案例,将抽象心理问题具象化,增强学生对考前心理状态的识别与应对意识。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案例情景化方式,构建 “认知理解 — 方法掌握 — 支持搭建” 递进框架,形成 “觉察 — 解决问题” 闭环,覆盖考前心理疏导全流程。

 

 

5月19日-5月23日,泉水小学240名师生共同参与了“呵护心灵,从‘525’开始”的主题活动。升国旗仪式紧扣心理健康主题,融入国旗下心理主题讲话、思政教育及学生表演。随后各班级各自开展班团辅活动与班会课,通过互动游戏、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了师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5月14日,拱辰小学围绕“心向阳 动未来”主题,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心理健康月活动,将传统体育、心理健康与亲子互动完美融合。学校面向全校征集“我眼中的快乐世界”心理健康月作品;为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能力,学校与社会紧密联动,特邀健康副校长到校开展《“我的情绪我做主”——小学生自我认知与情绪管理》专题讲座,为同学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学校还将活动与校园特色抖空竹运动相结合,举办“百城千乡万村(社区)”全民健身空竹进校园推广活动暨5.25全国心理健康日“抖空竹 悦身心 亲相伴”亲子运动会,近900名师生及家长共同参与。

 

 

5月23日,回龙小学校在阶梯教室组织开展“心向阳光,共育花开”讲座,邛崃法院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学生欺凌的定义、表现形式和危害后果。通过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欺凌行为不仅会对受害者的身体造成伤害,更会对其心理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环节,专业心理咨询师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分析了学生欺凌背后的心理因素,引导同学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合理宣泄负面情绪,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讲座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踊跃回答问题,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讲座,对学生欺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应对方法和心理调适技巧。

 

建平学校心理健康活动以“碎片化参与+常态化开展”为特色,巧用碎片时间,设计“课间心理小驿站”等5-10分钟微活动,学生可利用课间、午休等零散时间参与,缓解压力;同步推出线上“心理树洞”平台,支持匿名倾诉,随时随地获取心理支持。每月第二周固定为“心理关怀周”,开展特色活动如“情绪涂鸦墙”“朋辈倾听日”,结合季节或学业节点定制主题,形成稳定心理服务节奏。

 

从法治校长的专业护航到空竹赛场的亲子欢跃,从高三学子的压力纾解到校园欺凌的精准防治,邛崃市以创新实践诠释了“全员育心”的责任担当。这些活动不仅是一堂堂心理课,更是一场场生命教育,让“我爱我”从口号转化为行动,从校园浸润至家庭与社会。未来,邛崃将持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以爱为舟,载万千学子驶向阳光彼岸!

建设与维护:成都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