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优亮美”进行时!邛崃天台山这样做……
“小切口”聚焦城乡环境死角
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关键在于解决群众最关切、最直接的问题。沙坝社区的公园水池,曾因杂草浮萍疯长、垃圾堆积,且缺乏长效管理经费,成为居民避之不及的“卫生死角”。天台山镇将此处作为“净优亮美”行动的“小切口”,采取 “靶向治疗” 开启改造提升工作。
通过组织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走访,利用“坝坝会”、微信群广泛收集如绿化修剪、水池清理及养鱼观赏等居民意见,并以“绣花功夫”推进。经过努力,3000平方米的社区公园绿地整洁美观,清理淤泥杂草近2吨,水池重现清澈,1000余尾锦鲤与新栽的碗莲相映成趣,周边绿化带也焕然一新。
“小投入”激活基层治理动能
资金短缺是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的难题。天台山镇积极探索以“小投入”改善民生的有效路径。在沙坝社区的公园水池提升改造筹备阶段,发起募捐倡议,迅速得到居民的热烈响应。居民舒先生150元、王大姐捐100元、王达转火锅串串店捐200元……
短短3天,68位居民商家共筹集善款4700元,全部用于购买鱼苗和碗莲。除居民募捐外,天台山镇还整合“社区保障资金”等资源,将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同时建立起“政府引导、居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推动“政府干、群众看”向“大家筹、大家建、大家管”转变。
全民参与共建和美家园
天台山镇始终坚持发动群众、常态长效的工作原则,贯穿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在沙坝社区的公园水池改造提升工作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利用“坝坝会”、微信群等渠道,广泛传播环境整治理念与行动成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热情。
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行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生、退役军人、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同时为实现长效治理,制定各类环境公约,明确30余项环境细则,联合天台山镇小学成立“护水志愿队”,以小手拉大手,带动200余家庭参与,让群众真正成为环境治理的参与者、监督者和受益者,使治理的“源头活水”持续涌流。
下一步,天台山镇将以“净优亮美”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从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入手,持之以恒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工作,让一个个“小变化”不断累积,持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全力绘就山绿水清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