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接续文明 > 返回首页

跟着《人民日报》“学刺绣”,体验邛崃那些的浪漫非遗故事

2024年8月21日,《人民日报》文化版刊登了中国非遗的故事。其中内容包括入驻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织绣传承人——杨华珍指导学生练习刺绣。非遗人世代的坚守、发展、创新,让文化和艺术的种子不断在邛崃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

 

 

中国人讲究世代传承,就像川流不息之河,在无声的岁月中,孕育出不朽的生命。“一针一线千年传”,早在商周时期,羌绣就流传于世,精美鲜艳的图案中,藏着羌民族的千年故事。

 

 

羌绣物象突出、色彩绚丽、工艺精巧,古朴而华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无论是在羌族群众的腰带、衣裙、围腰、鞋上,或是在妇女的头帕、袖口、衣襟,甚至袜子、鞋垫上都随处可见。羌绣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装饰品,早已深深地融入了羌族人民的生活之中。借助那密密麻麻的针脚,增强了衣物易磨损处的耐磨性能,延长了使用寿命,具有优秀的实用价值。

 

入驻邛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羌织绣传承人杨华珍,出生在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的刺绣世家,杨华珍自幼随母亲学习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技艺,在母亲多年的精心口传身授下,加上自身的刻苦研习,她不仅熟练掌握了藏族毛、麻、棉编织及挑花、刺绣技艺,成为了整个嘉绒藏区的织绣能手,而且成为第一个归纳总结藏族编织挑花刺绣的人。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给阿坝州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时作为一线记者的杨华珍,亲历了救灾、重建的整个过程,她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为灾后重建做有意义的事情。她觉得发展刺绣手工是一个好途径。震后没多久,杨华珍离开报社,带着家乡的18位“老姐姐”来到成都销售刺绣产品。这18位“老姐姐”一半是藏族、一半是羌族,年龄最小的60多岁,最大的已年过七旬,许多人是第一次走出大山,来到大城市。

 

 

羌绣的纹样,大多与自然紧密相连,肉眼所及的花鸟虫鱼,云彩大山,都能幻化成为羌绣中的团花,被赋予吉祥的寓意。时代在发展,推动着传统艺术的更新,羌绣也经过多次改版,以低饱和度和自然过度的方式,融入现代审美。拥有众多国内外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荣获国际国内无数奖项的杨华珍,将邛崃羌绣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创意设计成为非遗正“青春”的价值。杨华珍不但培养了大量传承人,还与十多个知名品牌开展版权授权合作,推动羌绣登上国际舞台。渐渐地,我们在更多的领域见到了羌绣的身影,它频频成为时尚大牌的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