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生香,看邛竹的绿色发展
邛崃市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强二产,带动一产、促进三产”的发展思路,不断推动竹产业建圈强链,持续提升竹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水平,培强竹精深加工,促进竹文旅康融合发展,打造“一山一海两江”美丽竹林风景线,推进竹生态价值转化。
积极推进示范 夯实产业基础
邛崃是四川省首批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培育县,竹林面积约48万亩,占成都市竹林总面积的43.6%,是成都市最大的竹源基地。
通过厚植“竹优势”、做全“竹链条”、做强“竹经济”,全面提升竹产业发展的显示度、贡献度和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打造了成都唯一的省级现代竹产业园区(邛崃市竹文化生态产业园区),建成6个省级现代竹产业基地(临济镇、火井镇、平乐镇、大同镇、夹关镇、火井镇三和),有竹笋初加工点3个(临济镇、火井镇、平乐镇),竹材初加工企业30余家,竹笋精深加工企业1家。
深挖历史文化 打造邛竹名片
邛崃竹制品在古代就远销海外,《史记·大宛(yuān)列传》记载,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时,见邛竹杖、蜀布”。邛崃现存唐宋造纸遗址74处,拥有瓷胎竹编、竹麻号子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国际品牌合作推出“竹丝扣瓷”系列高端礼品;建成了汇集各类竹文创纪念品、竹特色工艺品的竹编一条街,以国学研学、造纸体验、竹廉文化教育为主题的邛州园竹文创基地,邛州园荣获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体验基地。
深耕竹下经济 发挥竹林效益
邛崃市发展竹下种植面积0.3万亩,为林药模式,分布于火井镇、南宝山镇,主要在竹下套种草果。2023年邛崃竹下中药材产量约300吨,产值约500万元;邛崃市竹下养殖为“林-禽”林地立体复合经营模式,主要分布于夹关镇,2023年邛崃市竹下土鸡年出栏约20万只,产值约4000万元。
邛崃市依托背靠成渝“双城”近地游优势,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营造竹景区、竹林人家、翠竹长廊等消费新场景,促进竹文旅康融合发展。川西竹海景区建成全球首座双层高空全景走廊——仙侣揽月桥,与仙侣携云桥、仙侣牧云桥形成国内独有“三桥凌云揽竹海”的独特壮丽景观,成功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被评为四川省森林康养度假区试点建设单位,营造了竹海越野穿越的消费业态。
建成集文化展示、非遗传承、文创体验为一体多功能复合型的竹博馆。平乐镇芦沟竹海、临济镇竹林飘雪、平乐镇环线翠竹长廊被评为省级翠竹长廊,平乐镇、火井镇被评为省级竹林乡镇,守拙、竹上花楸、半山梨宿等4家竹林民宿被评为省级竹林人家。
邛崃竹品牌效益初显,实施龙头带动、品牌建设,培育了天府竹博小镇、邛州竹编、川西竹海、川熊猫等特色竹品牌。川西竹海景区获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最美竹景区”和成都市“最佳徒步目的地景区”,为湖南卫视《妻子的浪漫旅行5》首站旅行地。江苏卫视大型非遗焕新纪实节目《新生万物》,走进邛崃,探访推介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的国家级非遗瓷胎竹编。“川熊猫”有机竹笋获“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和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金奖,每天约有一万多斤新鲜竹笋运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及北京、上海等大型卖场。
下一步,邛崃将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竹资源富集和生态禀赋优势,进一步厚植“竹优势”、做全“竹链条”、做强“竹经济”,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