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藏羌绣技“活”下来
“5.12”汶川大地震后,为抢救与保护灾区藏羌织绣技艺,杨华珍以藏族编织挑花刺绣、羌绣两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为依托,以增加地震灾区妇女收入为核心,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先后创建“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中国藏羌绣坊”、文创品牌“墨尔朵”、“中国汶川藏羌绣传习所”、成都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杨华珍技能大师工作室、杨华珍工作室(邛崃)、社区非遗宣传站等机构。
作品先后获得2017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第52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设计大赛“金奖”、“太阳神鸟金奖”;事迹先后被川报观察、学习强国、环球人物、中国经济网、SCTV2创艺四川等知名媒体争相报道。虽年逾六旬,却初心不改,兢兢业业致力于藏羌织绣的推广与传承。
千年古窑与藏羌绣的碰撞
邛窑是中国彩瓷发源地,始于南朝、盛于唐和五代,烧造历史达八百余年。独一无二的邛三彩是邛窑的标志性产品。
“我们和邛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邛崃从历史上就是我们藏区羌区的酒的生产基地.,包括这边的陶瓷,我们藏区羌区茶具、酒具都是这边运过去的”。
国际非遗传承人杨华珍于2017年入驻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入驻邛窑期间,杨华珍坚持“文化梳理、人才培养、融合创新、市场对接”的思路,充分挖掘传统技艺,将藏羌绣样与邛窑样制相融合。2018年杨华珍藏羌秀博物馆对外开放,采取静态作品展示与活态传承展演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再现了藏羌织绣的精华,使之成为有高度参与性的融文化展示、学术交流、技能培训、文创品牌为一体的文化空间,丰富了邛窑考古遗址公园非遗技艺体系。目前,藏羌绣博物馆已荣获成都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成都市“新旅游•潮成都”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带领邛崃阿妈们走上诚信创业路
杨华珍出生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藏羌两族世代居住在此。在她儿时记忆中,从老阿妈到小孩子,几乎都会一手出色的针线活儿。“织绣本是源于物质不太丰厚的年代生活的需要,服务于自己。不是一种生计。”杨华珍说。
“5·12”大地震后,有感于传统技艺濒危的现状,为抢救与保护灾区藏羌织绣技艺,同时帮助灾区的人们一起“生产自救”,杨华珍组织起18位技艺娴熟的老艺人,成立了“阿坝州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协会”,那个时候她就下定决心要将藏羌织绣的手艺和风格传承发扬下去,一针一线便是她坚守的“诚信”。
入驻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后,杨华珍在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夹关镇、南宝山镇(5·12地震羌族移民村)开设藏羌织绣传习所,助力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
其中,为邛崃市区、夹关镇和南宝山羌族集聚区的妇女举办了20余期藏羌绣培训班,共计招纳了400余名学员进行技能培训,并根据参训人员的实际情况,构建了“艺术设计+传统技艺”的教学体系。
在杨华珍的悉心指导下,落户邛崃的羌族妇女大都掌握了藏羌绣的基本技巧,藏羌绣成为了她们为家庭增收的一个重要手段。邛崃目前设有三个点位的技能培训班,都是初中级班,每笔订单仅一千块钱左右。下一步,她还将增设中级班和高级版,争取让居家农妇能够拿到上万元一个的定单。
以诚信为根,延续发展
杨华珍开创藏羌织绣这一风格的初衷是基于藏羌文化的亲缘性,通过美的方式去传达民族融合与团结的美好情感。
从事藏羌织绣五十余载,杨华珍已与藏羌织绣结下了不解之缘,她将藏羌织绣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技艺发扬光大,传播至国际视野。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杨华珍表示将继续探索创新,把有故事、有温度的藏羌族与时代相结合,与邛崃深厚的文化地域相融合,让这项技艺走地更远,影响更深。
杨华珍表示,作为匠人,有耐心、诚实、善良、心态阳光,这些便是匠人所最应具备的品质。谈到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杨华珍用八个字概括“谦逊之美,诚实之德”,工艺品来源于生活用用于生活,谦逊有助于理解他人的生活需要,而诚实可确保工艺品的品质。
杨华珍长期坚持做义工、做慈善,2009年并获中国公益社区促进会、四川省灾后重建协调办公室、义务工作发展局的嘉许,2011年荣获中国“十佳慈善名人”的称号。2011年10月,建立“中国汶川藏羌绣传习所”,开辟了“传承人+协会+公司+农村合作社”的传承模式。2012年8月,成立华珍藏羌文化博物馆,秉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2012年,被中国文化部命为国家级非遗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工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荣获四川省非遗保护先进个人称号。杨华珍自创业以来,兢兢业业、诚实守信,为农村妇女、社区妇女和残疾人提供了居家就业的机会,2013年被中国妇联评为中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2018年,杨华珍所创办的社会企业“成都墨尔朵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被评为“中国好社企业”。2019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金熊猫奖;2019年6月中华艺文基金会颁发中国当代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奖励;2019年11月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颁发2019年度中国纺织非遗推广大使。取得这些成就后,杨华珍不骄不躁,以诚信为根,尽己所能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