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亚洲动物基金举办了“向它致镜”摄影大赛,把镜头的力量交给关注动物的普通人,希望所有与动物朋友们有所链接的人都能成为创作者,用影像向它们“致镜”。
8月1日,这场大赛的获奖作品组团来到了成都高新区芳华街。由亚洲动物基金、伴它地球、海浪公社联合主办的“街头猫狗摄影展”在这里举行。透过照片,万家灯火背后许多毛茸茸的温暖时刻一一呈现。
亚洲动物基金(Animals Asia)创立于1998年,总部设在中国香港,是一个以改善动物生存环境为使命的非营利性慈善机构,倡导“同理的关爱”的理念。自2011年起,亚洲动物基金发起过四届“我和Ta,共享爱”公益摄影大赛,以人们身边的猫猫狗狗为主角,向全社会征集主题相片,致敬每年10月4日世界动物日。每次比赛都会收获数百幅有笑有泪的影像“大片”,将人与动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联系,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给更多人。
据了解,在去年的“向它致镜”摄影大赛中,主办方收到了近200个城市的474份投稿,共1076张照片。这些作品中既有家庭伴侣动物、流浪动物,也有收容所中的动物及日夜照料它们的人,不同的视角聚焦成一幅动物生存的全景图,带给观看者感动的同时也触发思考。
今年的展览中,亚洲动物基金挑选了48组获奖作品,海浪公社作为策展方落地成线下巡展。巡展成都站来到了成都网红打卡点——芳华街,邀请所有人边逛街边看展,让关心猫狗福利、文明养宠的伙伴们聚集,一起完成一次城市友好力的提案。
芳华街是成都的老街巷,聚集了形色各异、不同年龄段的居民,也藏着许多的小动物。养宠和非养宠人士如何共处,一度曾是蓓蕾社区工作人员最头疼的问题。面对比较尖锐的养宠矛盾,蓓蕾社区引入了从事社区营造师工作的杨迎琦和她的团队来解决这个难题。他们通过改造人宠双向友好的公园、建立养宠社群、制定社区宠物友好公约等方式,帮助建立人宠友好社区,搭建起了养宠和非养宠人士沟通的桥梁。
本次比赛和展览围绕“家养/流浪/感谢与致敬”三个话题展开:对家养伴侣宠物的情感表达,看到万家灯火背后许多毛茸茸的温暖时刻;对流浪动物的生命刻画,在流浪动物面临的重重危机和讨伐时,反思如何引导关爱,如何用行动代替伤害;记录救助机构与收容所的付出,让这个“陌生”的、由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们不断付出、勉强维持小动物温饱的“集体宿舍”被大家所看见。
“把大家的摄影作品安置在芳华街街巷的墙面上,我们希望无论是下楼买菜遛狗的叔叔阿姨、去网红店喝咖啡的年轻人,还是放学回家的小朋友,都可以成为这场展览的一员,让街巷成为颜值与内涵兼具的幸福空间。”蓓蕾社区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