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实施先进典型示范行动,广泛发动群众推荐和评选第七届成都市道德模范,推出事迹突出、群众公认、典型性强的道德模范,营造积善成德、明德惟馨的良好风尚,助力成都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邛崃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第七届成都市道德模范评选分为“助人为乐模范”、“见义勇为模范”、“诚实守信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五类。一起来看下邛崃市第七届道德模范的事迹吧。

张莉贤

  张莉贤是一名基层工作者,以“力所能及”为工作标准,帮助独居老人修水管、照顾失能老人、拾金不昧、充电费、收稻谷、抓小偷、防诈骗... ...不管难易,也不管大小,每一件超出张莉贤工作范围的事情貌似在周沟村里都很合理,大家十分信任这个权力不大,却能力不小的“老实人”。

       张莉贤参加基层工作以来一直虚心学习,诚实守信,积极向党组织靠拢,2018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她以“力所能及”为工作标准,但渐渐的,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许多超出工作范围的事,在她这里也成了理所应当。帮助独居老人修水管、照顾失能老人、拾金不昧、充电费、收稻谷、抓小偷、防诈骗... ...不管难易,也不管大小,每一件超出张莉贤工作范围的事情貌似在周沟村里都很合理,大家十分信任这个权力不大,却能力不小的“老实人”。她用自己的真诚,让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群众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社会的关心。

在小网格中找到人生价值

2018年7月,张莉贤穿上蓝马甲成为一名光荣的专职网格员。在网格工作的这一千多个日夜中,她收获了思想上的洗礼、能力上的提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周沟村7.4713平方公里的小网格中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开启了践行党员初心、服务网格群众的新生活。

张莉贤是从雅安市汉源县嫁过来的“外地媳妇”,在网格岗位上曾经一度迷茫。她不熟悉人、也不熟悉地,相较于土生土长的本地网格员来说,她非常不称职,时常被村民扣上“不诚信待人”的帽子。为了做好这份工作,她每天跟着村两委走村串巷,下班后也经常会在网格内“散步”。在这一步步中,她绘制了自己心中的周沟村地图,这份特殊的地图也让张莉贤与大家逐渐熟络起来。

2019年,在走访社区康复人员侯某时,张莉贤遇上了第一个棘手的服务对象。他颓废而又绝望的眼神让她不知所措,她希望侯某能振作起来,积极面对生活。但侯某冰冷地回应她:“吸毒是一条不归路,我已经回不了头了。”她用了无数的安慰和鼓励,却始终无济于事。那一刻,她发现仅有一腔诚信是那么的无助,她深感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内心迫切地渴望提升。

为此,张莉贤用两年的时间自学社工课程,考取了(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希望在诚信的基础上用更专业的知识为吸毒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和专业救助。

张莉贤通过学到的专业知识为侯某开展个案辅导,用“心理干预+助人自助”的联动模式引导他自我接纳、自我肯定。为他争取父母的原谅,回归温暖家庭;并为疾病缠身、无经济来源的侯某申请民政低保,暂缓其经济拮据的窘境;了解到侯某有修鞋的技术,张莉贤帮助他摆起了地摊,干起了老本行。张莉贤凭借自身积攒的诚实守信为侯某作保,渐渐的侯某有了生意,前来修鞋的村民也会热情的打声招呼,侯某还学会了使用抖音,经常上传一些修鞋的小视频,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张莉贤说侯某也是一个可怜人,因为交友不慎被拉入深渊,等幡然醒悟时也不再被大家所接纳,他总觉得自己是社会的累赘,可是人活着总要有希望,张莉贤愿意尽自己所能重燃他对生活的希望。

信任在团结协作中根深蒂固

在网格工作中,张莉贤深深地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2020年春节,彭姐山猪店出售了2420元的猪肉,客人通过微信付款时少打了一个零,仅支付了242元。等彭姐发现时,该客人已不见踪影。

张莉贤立即向大同派出所报案,并通过调取“雪亮工程”监控画面,查找到该客人的车牌号。随后,派出所通过车辆信息,查询到车主联系方式,并通过电话沟通,要回了未支付的猪肉余款。该客人也因为不诚信的行为被张莉贤说教一番,随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真诚的向彭姐道歉。通过网格员协助、综治中心监控查找、派出所协查信息,从事发到拿到余款仅过去了两个小时,彭姐激动地热泪盈眶,对张莉贤的快速反应和“1+3+N”网格员管理体系的办事效率赞不绝口。

2022年5月以来,防范养老诈骗的宣传开展得如火如荼。一次巡逻偶遇,张莉贤为年过七旬的徐阿姨夫妇揭穿了一名推销“奇药”的客服,避免了一起保健品诈骗案的发生。徐阿姨向客服“小邓”描述自己的身体情况,“小邓”滔滔不绝的向徐阿姨介绍“奇药”是如何的神奇,张莉贤接过徐阿姨的电话,告知对方自己是徐阿姨的女儿,并连发数问:“请问这个药的药名是什么?主要治疗什么疾病?包治百病的主要药用成分是什么?”一连串的疑问,对方无言以对,匆忙挂断了电话。张莉贤再用终端机回拨过去,对方留给徐阿姨的两个“客服电话”均是忙线状态。这时徐阿姨夫妇才意识到所谓的“包治百病”其实是一场骗局,连忙感谢张莉贤帮助他们避免了四千多元的损失。为避免类似事件发生,张莉贤在辖区内向老年人发放《常见养老诈骗套路揭秘宣传单》,向老人们详细介绍了保健品诈骗、缴纳养老金骗局、中奖诈骗、虚构养老项目骗局、以房养老诈骗、冒充公检法诈骗等多种诈骗手段的防诈知识,以网格力量宣传、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在农村老年人中猖獗肆虐。

这一刻,张莉贤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在这一方网格中,她做的尽管只是些平凡的小事,但能给予群众帮助,这就是最大的收获,也是她践行党员初心、服务网格亲人,为促进网格和谐稳定和村庄发展所肩负的光荣使命。

诚信待人的意义

张莉贤参加基层工作以来一直虚心学习,她以“力所能及”为工作标准,但渐渐的,许多超出工作范围的事,在她这里也成了理所应当。有人说,张莉贤太老实了,拿着网格员的权利却操着村委书记的心,但张莉贤却不这么认为,她在这份工作中找到了人生价值,也在诚实守信中感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关心,这不就是人活着的意义吗?

2022年8月,张莉贤偶遇了95岁的低保户张某英,她72岁的儿子完全失能,日常生活全靠张某英照料。当天老人上街赶集迷了路,高温天气再加上年老体弱,她只能坐在路边无助的张望。张莉贤搀扶着老人走过崎岖的小路,由书记开车将老人平安地送回了家中。至此后,张莉贤更加关注张某英老人一家的情况,帮助采买生活物资、陪伴聊天,每次张莉贤离开的时候老人都要站在门口目送张莉贤的身影完全消失才进门,对一贫如洗的老人来说,她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送给张莉贤,她只能用自己最大的真诚表达内心的感谢。张莉贤的诚信待人,无私关怀给予了这个家庭莫大的支持。

2022年9月,因经营不善付不起61户农户138亩土地租金的王某“失踪”了,农户们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张莉贤走访得知该情况后,立即将该事件上报周沟村村委会,并积极协助两委解决群众难题。她一方面动用网格力量,在村两委和微网格长的帮助下多方联系王某,希望王某结清拖欠农户的租金,另一方面利用网格微信群广泛宣传,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希望找到可靠的业主承包土地,尽可能地避免农户损失。经过努力,王某终于出面付清了拖欠的租金并承诺放弃投资在土地上的全部苗木设施。与此同时,她还帮农户找到一位有着多年种植经验的经营业主,承包了61户农户的138亩土地。通过她和村两委巧妙盘活资源,化解了这一场承包僵局,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诚实守信、拾金不昧、照顾失能老人、帮助独居老人修水管、充电费、收稻谷、抓小偷.. ...像这些琐碎的小事还有很多,每一件超出张莉贤工作范围的事情貌似在周沟村里都很合理,大家十分信任这个权力不大,却能力不小的“老实人”。

道德点评:

张莉贤只是一个普通人,但她用自己宝贵的诚实守信的品格赢得了大家的信任,让许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变得简单起来,是群众心中的好干部。

严志勇

 严志勇扎根邛酒三十年,以匠人之心,精雕细琢、不断超越,完美结合真技艺,设计开发文君系列、水晶文君系列、文君真藏系列、金质文君1988复刻版等产品,创造出舌尖味蕾的非凡品位,特别是金质文君1988复刻版几年卖出近十个亿,助力企业销售收入每年30%以上递增。

严志勇扎根邛酒三十年,以匠人之心,精雕细琢、不断超越,完美结合真技艺,设计开发文君系列、水晶文君系列、文君真藏系列、金质文君1988复刻版等产品,创造出舌尖味蕾的非凡品位,特别是金质文君1988复刻版几年卖出近十个亿,助力企业销售收入每年30%以上递增,成功摘取“四川省十朵小金花”企业殊荣,让文君再度成为成都产区白酒的闪亮名片。他成功申办成都市首个白酒大师工作室(严志勇白酒品评勾调技能大师工作室),积极探索出有更多人参与的白酒技艺保护传承的创新模式,致力酒文化传播、培育优秀技术人才,打造了一个集技艺传承、人才整合、科技创新为一体的一流综合性平台,在北纬30度的邛崃酒乡,助推邛酒产业做大做强,再创千年邛酒辉煌。

2018年甘之若饴潜心修 一生只为一杯酒

1988年,文君酒在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上斩获金奖,这是邛崃白酒最辉煌的时刻。2018年,获奖30年之际,为纪念文君酒1988年的荣耀时刻,文君酒厂拟推出“金质文君1988复刻版”。这对严志勇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每天把自己关在文君酒厂的酒体设计工作室,对着一杯又一杯的基酒,勾调、品评,再勾调、再品评……他整天眉头紧锁,不停地穿梭在原酒酒库、设计中心、检测中心之间,但是勾调出来的酒,始终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严志勇的同事如是说。

一个周末的早晨,严志勇妻子见他又要去厂里,便拉住了他:“老严,今天陪我去白鹤山走走。”他看着妻子期待的眼神,心里的愧疚油然而生。这段时间,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工作压力中,几乎都没有好好跟妻子说过话。“好吧,我们去白鹤山!”他放下手里的包,换上运动鞋。妻子贴心地带上茶具和他最爱喝的竹叶青,他们一起出了门。一路上,他心不在焉,妻子并不打扰他。路过漏米洞下面的一个茶园,妻子提议:“我们坐下来喝杯茶。”

严志勇看着妻子熟练地温杯、洗茶、泡茶、出汤,那清透的茶汤在公杯里格外澄净温润。妻子斟好茶,递到他手上。他一饮而尽,茶汤滑过他的口腔,一股回甘瞬间让他感觉清爽无比。山间的鸟雀开始觅食,时而扑楞着翅膀,窜向云霄,时而俯冲下山腰啄食掉到地上的种子。白鹤山上,松柏居多,一股似有若无的清香裹挟着泥土的芬芳,不断洗涤着他最近完全被酒香侵占的嗅觉。他竟然闭上眼睛,打起了盹。妻子轻轻拿下他手里的茶杯,不忍叫醒皱着眉头的他。

“铛……铛……铛……”鹤林寺的钟声,突然穿过晨曦,传到他耳朵里。他一个激灵,脑子里仿佛有一道闪电划破了黑夜的苍穹,悦耳的磬声携着一缕朝阳,带着露珠的晶莹,把清辉投洒到他的眼里,熠熠生辉,灿若星河。他拿起手机,冲下山去,甚至忘了他的妻子还在山上。妻子并没有阻拦他,任由他消失在山路的转角处,转角处微光荡漾,那是追逐梦想的星辉。

2018年,“金质文君1988复刻版”成功推出,以其“甜润优雅、蕴含众香”赢得白酒行业和消费者极高的赞誉,加上文君酒本身的信誉度,品牌一经推出成为销售爆款,一下子为公司带来近十个亿的销售收入。

从业30年,严志勇始终秉持着诚实守信的理念,以舌尖味蕾的非凡品味为目标,甘之若饴,潜心修炼,设计开发崃山系列、文君系列、水晶文君系列、文君真藏系列、金质文君1988复刻版等产品,多次荣获四川省酿酒工业协会行业检评 “特别优秀奖”,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 “青酌奖”等奖项,助力企业销售收入每年30%以上递增,成功摘取“四川省十朵小金花”企业殊荣,让文君成为成都产区白酒的闪亮名片。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2018年12月19日下午,成都高新孵化园内气氛热烈,成都市2018年职业技能竞赛奖励暨高技能人才建设项目授牌仪式正在这里举行。会场上的严志勇,百感交集,思绪如潮。

时光回到7个月前的5月18日,在邛崃十方堂村,中国彩瓷发源地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邛窑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园,严志勇兴冲冲地约上精通瓷器的好友,专程来到园中细细欣赏邛窑古瓷。邛窑古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酒器,酒和酒器,从来相生相伴、相得益彰,共同碰撞出酒文化之美。凡是与酒有关联的,都是严志勇特别感兴趣的,但是,逛园归来,他却沉默了。

引发他思考的,是邛窑考古遗址公园2017年底启动的邛窑大师工作站及国际交流中心,这个工作站仿佛一个强磁场,已经吸引十多位国内外陶艺大师、专家入驻,大师们在这里搞创作办展览、举办主题论坛、建立体验实习基地教导弟子,聚才集智碰撞交流,跨越千年的邛窑传统文化变得可触可见,生动鲜活。身为一个邛酒人,要传承、弘扬好千年邛酒文化,不正需要这么一个平台吗?此时,一个电话打断了严志勇的思绪,甘肃金徽酒的负责人,也是严志勇的徒弟之一,思绪一下又飘向了远方,严志勇想起了他们的约定。金徽酒曾经没落了几年,究其原因竟是领导不作为,好好的口碑因为偷工减料,甚至有毒原料的参杂导致一落千丈,严志勇的徒弟向他求助,严志勇得知来龙去脉,鼓励徒弟接手这样一个烂摊子,重新出发,用诚实守信重塑酒品,他们约定等金徽酒的骨子里都被这四个字侵染,他就开办白酒大师工作室,届时为金徽酒为代表的白酒品牌授课,一起将诚实守信发扬光大。是啊,为什么不朝着白酒大师工作室的方向努力呢?

谋定而后动,严志勇的想法得到了一众学生和朋友的支持,他立刻开始着手工作室的申办。尽管当时整个成都没有一个白酒大师工作室,尽管申办过程艰难又曲折,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此刻,身处授牌仪式会场,接过工作室牌子的严志勇终于露出了久违的微笑,成都市首个白酒大师工作室(严志勇白酒品评勾调技能大师工作室)花落邛崃,他振兴白酒的梦想,终于有了安放之地。

从此,工作室仿佛给他插上了翅膀:多次邀请曾祖训、胡永松等国内著名白酒专家、中食协中酒协主要负责人沟通交流白酒行业政策变化及技术革新;年年参与组织策划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品酒技能比赛,严志勇(白酒品评勾调)技能大师工作室成为大赛协办单位; 2021年4月被四川轻化工大学•中国白酒学院聘为兼职教授;2021年9月出席邛崃市首届邛酒秋酿大典,带领邛酒国家评委宣读《邛酒质量宣言》;2022年5月,作为唯一的中方行业专家代表,受邀参加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邛崃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蓉欧产业对话”中国(成都)— 欧洲城市市长酒业论坛,就“世界酒文化传承与酒文化项目遗址保护”议题作专题发言……自工作室成立以来,严志勇已参加中省市和行业组织的各类技能培训和酒文化推广活动300余场,全心致力于中国白酒技艺和白酒文化的传播。

如今,严志勇在徒弟中培育出白酒国家评委、全国酿酒行业技术能手、四川省白酒评委、成都工匠、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等技术人才13人。全国在白酒酿造、品酒技能方面经他培训和考核鉴定的学员累计达3000人以上。工作室以这些人才为支撑、以强大技术研发力量为依托,不断带动邛酒行业技艺传承创新发展,为中国白酒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工作室是孕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是高技能人才实现个人价值的精彩舞台,是实施我市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载体”,授牌仪式上与会领导的讲话言犹在耳,这条雄关漫道,他正脚踏实地,迈步向前。

道德点评:

从爱好到融入生命,从工人到工匠,从初出茅庐的青年到中国白酒工艺大师,从普通技术员到行业领军人物,这一路走来,严志勇孜孜以求,甘之若饴。他一直记得自己出发时的梦想,也一直坚持自己想要追求的方向。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追求卓越的精神,正是每一个有情怀的中国人身处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创造美好生活的力量之源。

熊曦

 2019年一个炎热的秋日,熊曦用自己专业急救知识及时救下一个触电的年轻生命,将一个美满的家庭从破碎边缘成功的拉了回来,事后她默默离开,在她看来,救人,是她作为医护人员的职责,她热爱她的职业,她也敬畏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2019年一个炎热的秋日,熊曦用自己专业急救知识及时救下一个触电的年轻生命,将一个美满的家庭从破碎边缘成功的拉了回来,事后她默默离开,低调的不愿接受采访。为丈夫庆生时,救助突然晕倒的女子,看着女子被送上救护车才回去继续庆生……在她看来:救人,是她作为医护人员的职责,她热爱她的职业,她也敬畏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熊曦的见义勇为是专业也是本心,她的故事不止于此,只会伴随着生命的厚度书写更多的精彩。 她工作的特殊性让她见过世间很多的生死离别,所以,如果可以,她希望她可以救下更多的人。

最美白衣天使

熊曦从事护理行业10年,在长期的护理工作中,一直视病人如亲人一般对待,她亲切的笑容总能让烦躁迷茫的患者及家属平静下来,对生活充满希望,积极配合治疗。她不仅在个人技术方面能力突出,还总是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感受,考虑患者的痛苦,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同时她理解患者的个人问题和心理浮动,面对患者的不理解和错误思维,总是耐心劝导,她通过有效的沟通,让患者觉得舒心,和患者拉近了距离,让患者对医院产生了高度信任,因此,熊曦获得过威高集团”最美白衣天使”称号。

“幺妹是我的救命恩人,要不是她我早就死了,还是活着好啊”,59岁的尿毒症患者宋嬢嬢笑着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没人知道她曾经经历过怎样的痛苦,只是这样的笑容刺痛着大家的心,值得庆幸的是宋嬢嬢现在乐观坚强的面对着生活的苦难。而她口中的这个幺妹就是熊曦,熊曦初见宋嬢嬢时,她刚到威高肾病医院工作,她从没见过这么泼辣闹腾的患者,直到宋嬢嬢拿到一把小刀,抵在脖间的时候,熊曦终于知道,宋嬢嬢是真的不想活了。熊曦着急的劝导,宋嬢嬢却完全听不进去,刀子就那样一点点的戳进皮肤,熊曦见状,奔溃的跪在地上大哭,宋嬢嬢才心生动容,放下小刀,熊曦趁机猛地扑过去夺下小刀,连刀划烂手都没在意,宋嬢嬢心疼的看着眼前为自己包扎的和女儿一般大的熊曦,眼泪再也控制不住的掉了下来,没有人不怕死,但她更怕自己拖累女儿。

熊曦听着宋嬢嬢的诉说,也知道了宋嬢嬢不好的过往,她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让这个老人过得开心。她开导老人,告诉老人尿毒症不是绝症,好好治疗,别让家人悔恨,就这样让老人彻底断了自杀的念头,看着母女俩相拥的画面,熊曦更加坚定了见义勇为的信念。

此后,熊曦会提前打电话给需要透析的患者,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用笑容鼓励每一个想活着的人。下班后看到行动不便、居家偏远的患者,会主动为他们当起专职司机送他们回家。熊曦就是这样在平凡岗位上一点一滴的做起,逐渐的让她成为医院护理人员的最好形象。

这是医务人员应该做的

2019年9月4日下午5点,连着上了一个夜班、两个白班的熊曦拖着疲惫的身体刚回到家,还来不及喝上一口水,就被刚从外面冲进来的母亲火急火燎的拉着下楼,言语间熊曦得知,西街菜市场禽蛋铺门口一员工,因不慎触电昏迷倒地,情况十分危急,周边市民除了等待120急救人员到来外,束手无策。熊曦瞬间精神,拍开母亲的手,狂奔至事发地,赶到后,立即跪地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俯身呼叫患者无反应、触摸患者的颈动脉同时观察胸部起伏,最终确定患者为触电后导致心脏骤停,于是马上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起初患者无反应,周边围观的群众也为她捏了一把汗,有人不断给熊曦递来矿泉水,但她顾不上自己的疲劳,专注于对患者的抢救,期间不断判断患者的情况变化,最终经过无数遍循环之后,患者已经有了呼吸指征,心律恢复,此时的熊曦已精疲力尽,但为了患者的安全,硬撑着等到120救护车抵达,熊曦将该患者的情况对急救人员进行了交接,帮忙将患者抬上救护车,继续进一步抢救治疗。看着远去的救护车,熊曦一下子跌坐在地上,周围群众纷纷围过来扶她,送上饮水,帮着擦汗,对她表示赞扬,并询问她的姓名,单位,请求她留下联系方式,但熊曦不愿意透露,只说:这是一名医务人员应该做的事情,没什么值得去说的。

熊曦和丈夫都是医护工作者,平时两人的工作都很忙,忙到连一起吃顿饭都很难,2022年8月8日,是熊曦丈夫的生日,熊曦终于放下了手中忙碌的工作,准备一家人好好吃顿饭,为丈夫庆祝生日。不曾想,丈夫正在许愿,蜡烛还没来得及吹,就听到饭店门口一阵惊呼,一名女性昏迷倒地,熊曦和丈夫(主治医生)立即上前查看、陪伴给予评估准备急救,熊曦一边急救,一边冷静的督促一旁的市民拨打急救电话,不一会儿,患者家属和救护车就到了现场,由于熊曦正确的急救处理,让女子的生命暂时得以安全,看着救护车离开,熊曦和爱人才洗手默默回去过生日,看着孩子伸出的大拇指和满眼崇拜,熊曦内心十分满足,她希望自己见义勇为的行为可以影响孩子,让孩子也做一个正义感十足的人。

熊曦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职业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救死扶伤,熊曦每次救完人后都会很低调的离开,后来众多媒体记者给熊曦打来电话,请她接受采访,但她总是婉言谢绝,并表示一个医务人员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救人举动都只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值得宣扬。但架不住网络的传播力,这样的好人好事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和共鸣,熊曦救人的事情也被网友主动转发,一度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熊曦见义勇为的故事没有结束,每一个被她挽救的生命也会心怀敬畏勇敢的生活下去!

道德点评:

    熊曦同志在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积极进取,以强烈的事业感、责任感,参与各项工作,始终把自己的职业素养放在第一位,把患者的健康保障看成自己的第一使命。多年来,熊曦用实际行动,行走在见义勇为的路上,用一颗赤诚之心,演绎自己对于生命的敬爱,铺开一条充满爱和希望的信念之路。

王凯

 王凯是一个法医,她的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尸体打交道。为此她牺牲了很多个人生活,甚至因为别人对她工作性质的不了解而遭受谩骂,但王凯从不解释,因为这是她的理想:为生者权、替死者言。

王凯是一个法医,她的工作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尸体打交道。为此她牺牲了很多个人生活,甚至因为别人对她工作性质的不了解而遭受谩骂,但王凯从不解释,因为这是她的理想:为生者权、替死者言。

她的专业和敬业也为她带来了许多收获。王凯曾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女民警、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成都市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十佳刑警”、成都市三八红旗手、成都市青年岗位能手、成都市公安系统第十届“杰出青年民警”、成都市年度“十佳刑警”、成都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邛崃市首届爱岗敬业道德模范、邛崃市“最美劳动者”、邛崃市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荣立二等功一次、个人三等功二次、成都市公安局嘉奖一次。

正文: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习总书记的嘱托,也是王凯在法医这条路上努力前行的信仰。“法医这个岗位,虽然没有枪林弹雨,没有惊心动魄,但你要做出的牺牲和承受的言论却比生命还沉重”,这是王凯在选择走上法医这条路时,她的大学老师对她的选择做出的告诫。那时候的王凯并不懂的这句话的分量,她只知道她选择了喜欢的报效祖国的方式,这就够了。但一场灾难的降临,让王凯有了深深的无力感,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直面数十具遗体残缺、变形、腐烂的惨烈情形,王凯一次次泪流满面,她终于明白了老师的告诫,也明白了法医需要背负的责任。王凯将这种触动转化为遇难者遗体鉴定工作的动力,在每检验一具遗体之前,都要给他们梳头,将他们的面容擦拭干净。尽管尸检难度很大,每天都需要一丝不苟地重复着每个步骤,为遗体翻身、拍照,提取牙齿、肋骨和携带物,按照规定为每具尸体建立特征档案、进行多次比对,每天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防护服密不透风,王凯同志的衣服基本没干过,但她始终咬牙坚持着。她的眼睛里布满红血丝,同事劝她休息,她却摇头,她希望可以尽快完成遗体鉴定,工作导致的疲劳过度几乎让她昏厥,但只要稍微恢复一点精力,她就会继续鉴定。10天的高强度工作堪比10个月的工作量,她完成了76具无名遇难者遗体的鉴定工作,在灾区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告慰了逝者的亡灵。

为生者权、替死者言

王凯深信坚守法医这份职业背后的意义,“为生者权、替死者言”是王凯从警做法医的初心,而这份初心,自2005年参加工作开始就从未改变过。无论是重特大案件的现场勘验、尸体检验还是伤情鉴定,她都始终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案件的侦破、诉讼提供着准确依据。

这份准确就是她的职责。就像每一名警察为了坚守自己的职责一样,这背后的艰辛和付出,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为了第一时间确定情况、寻找案件线索,王凯曾在酷暑天气打捞过数具浸泡在粪坑内的尸体;解剖、检验高腐、白骨化的尸体一待就是一天;反复搜查、检验尸体粘连、腐烂的衣物不厌其烦。手上戴的两层橡胶手套被尸液浸黄,自己也感染尸毒身上起满水泡。

有人曾对她出言不逊:“作为一名女性,你每天面对尸体不恶心吗?身上沾染这些难闻的味道,你的丈夫不觉得难以忍受吗?”一开始听到这样的言论,王凯心里不舒服,也会辩解两句,但慢慢也就明白了老师曾说的话,她不再辩解,默默的继续去做别的事情。王凯说她作为法医,早就习惯了这一切旁人觉得艰苦的环境。但她也是非常幸运的,她遇到了爱她,理解她的亲人,即便她身上有难闻的味道,他们也从未嫌弃过她,因为爱她,所以接纳她的一切,默默地支持王凯去做好她的事业。

当然,除了家人,王凯工作的辛苦也被别人记在了心里,这些人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和工作动力。

“王警官,今天我给你找个新鲜的啊。”这个新鲜不是鲜菜鲜肉,而是尸体。这些年,每当王凯去解剖无名尸体时邛崃殡仪馆的运尸工刘师傅总会这样说。这其实是他对王凯的关照,同样是解剖尸体,刘师傅想尽量给王凯找个腐烂程度更低的无名尸体。王凯问他为啥,他说“王警官,你可是我最敬佩的人,我从没见过女人当法医,你不光当了,还从来没对你的工作埋怨过一句,你的内心够强大。”王凯红了眼眶,简单的一句话却是对她选择和工作的肯定,或许是负面的谩骂听多了,王凯觉得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就给了她无尽的动力,也反复提醒着她,从事这份职业的重要价值。在这些极端的工作环境下她坚守的信念,正是替死者发声,还他们尊严与公道。

2005年至今,王凯参与勘验现场6300余次,进行损伤程度鉴定1800余例,检验尸体3000余具,参与侦破、诉讼案件2300余起。

道德点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这是需要每一个人用实干托起的中国梦,公安民警更责无旁贷!铸就忠诚警魂,从来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离不开每一名公安民警特别是青年民警的始终坚守。如王凯这普通一警,平凡的岗位,也仍然凝聚着百姓的期许,更意味着责任与担当。

杨建康

 杨建康同志以二十七年的工作经验和学习总结,独创出“康老师特色工作法”,极大提升了邛崃市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的调解效能。杨建康同志在岗期间敬业奉献,从实际出发,善于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劳动保障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杨建康同志以二十七年的工作经验和学习总结,独创出“康老师特色工作法”,“简简单单一杯茶、一支烟,解决矛盾只需半天”,极大提升了邛崃市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的调解效能。联处中心在杨建康同志的助力下,荣获2022年度成都市联处中心工作效能的第一名。杨建康同志在岗期间敬业奉献,从实际出发,善于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为劳动保障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既敬业,也勤业

面对工作,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二十多年来如一日,坚持每天提前半个多小时上班,翻看案卷,熟悉案情。对此他说,“多翻几遍,才有思路;多想几次,才有办法。只有将案情摸熟吃透,才能真真正正为群众解决纠纷。”正是秉承这样的工作理念,在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时,杨建康同志始终冲在一线,积极解决。2022年4月22日,杨建康同志接到敏安坤物流公司70余名劳动者的投诉,涉及企业拖欠工资120余万元,当时群众人数众多,情绪相当激动,认为企业出现了问题,老板随时要跑路,自己的工资讨要不回来了。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杨建康同志一方面安抚群众情绪,防止事态升级恶化;另一方面立即联系企业相关人员,与企业人员核实情况后,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协商沟通,指导企业快速处理与员工的纠纷,最终,在2022年4月25日,70余名劳动者就领到了被拖欠的全部工资。案件受理在周五、办结周一,杨建康同志用自己的工作技巧,在短短三天内,就妥善处理了此次纠纷,在这其中,也可以看出杨建康同志的敬业和勤业,群众着急、他更急,群众安心、他开心。也正是因为杨建康同志具有崇高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他的工作和服务才一直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既敬业,也精业

杨建康同志常常提起一句话,“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他认为自己应该始终秉持初心,以情化难、以艺通心,用自己的经验和技巧,解决群众的纠纷和矛盾。年轻时,他也曾是个脾气急躁的愣头青,可如今,他却是群众心中和蔼可亲的“康老师”。正是二十多年的劳动纠纷矛盾化解工作,让杨建康同志洗尽铅华、温润如玉,能够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面对工作,杨建康同志刻苦专研、业务精通。他常说“能够解决问题才是真本事,要用知识武装头脑,学懂学精才能不出大问题”。闲暇时间,总能看到杨建康同志在翻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全书》、《四川省劳动认识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提升自身的业务素养。他觉得只有业务精实了,底气才充足了;只有技巧掌握了,工作才简单了。最终,通过不断的学习总结和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杨建康同志独创“康老师特色工作法”,通过简简单单一杯茶、一支烟,让解决矛盾就只需半天,大大地提升了邛崃市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的调解效能。同时,杨建康同志的敬业和精业不仅只体现在业务方面,还体现在工作态度方面。面对情绪激动的群众,他常说“我们的服务态度得好,得换位思考,和群众交流应该像话家常一样,在这种氛围下,妥善解决纠纷。”但这不代表着他没有原则和底线,他也常说“我来跟你们好好的说话,但你们不要以为我好说话。”他也有独属于他的“脾气”和“态度”。在工作中,杨建康同志时常会有一些新思路、新想法,并会邀请同事们一起探讨,希望能拿出更加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能,在他这种敬业又精业的工作态度带动下,身边的同事也都干劲十足、精通业务。杨建康同志真真正正起到了一名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达到了让群众满意、让同志学习、让领导放心的标准。

既敬业,也爱业

劳动矛盾纠纷化解要兼顾多方利益,既要动之以情,又要晓之以理,工作十分繁琐,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案情以及与双方当事人协商沟通。二十多年来,杨建康同志凭着对工作的热忱之心,在依托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也展现着独属他的人文关怀,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做事,真心真意为人民群众着想,尽心尽责为人民群众化难。同时,杨建康同志一直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方式方法,尤其是临近退休之际,充分发挥出“传帮带”作用、带领年轻同志加速成长,为邛崃市人人社局劳动关系战线培养了不少人才。2022年4月,在组织和人民需要他的时候,他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回到了他工作了快一辈子的地方,他说“哪怕退休了,我也还想为人民群众做事、为弱势群体发声、为和谐社会出力。”杨建康不为名、不为利,我们看到的是他对这份事业的热爱和他的社会责任感。2022年8月25日,劳动者邹某及其家人忧心忡忡地来到邛崃市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求助,年仅42岁的邹某2022年2月来邛务工,4月不幸查出肺癌中期,而其所在的公司自3月开始便一直拖欠工资,让邹某的生活雪上加霜,一旁的妻子提起此事便泣不成声,杨建康同志了解到详细情况后立刻受理此案,多次电话沟通,耐心调解,最终在杨建康同志的努力下,当日上午10:00,公司便与邹某达成一致意见,当场支付邹某工资、经济补偿等费用,除此之外,杨建康同志还为邹某争取了额外1000元的爱心补助,邹某妻子激动不已,连连向杨建康同志表示感谢,邹某本人更是眼含热泪,紧紧攥着杨建康同志的双手,动情地说,“康老师,真的谢谢您,一直为我们提供如家人般温暖的服务,为像我一样的弱势群体发声,您是真心真意为群众着想的,谢谢您为我做的一切!”对此杨建康同志说“只要有希望,就要千方百计地搞好,我会尽力维护任何劳动者合法的劳动权益,希望你的生活越过越好。”

道德点评:

风雨难改初心,荆棘难阻脚步。几十年来,杨建康同志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立足岗位、刻苦专研、勤奋努力、敬业奉献,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实践“构建劳动关系和谐社会”重要思想,在自己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自己不平凡的作用。

李丽平

 李丽平秉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孩子。一直担任班主任并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由于师资缺乏,师资不配套,李老师变成了教学多面手,语文、数学、音乐样样在行。工作无论多么繁重,她都没有怨言,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每天繁忙的教学中,保质保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李丽平,女,汉族,出生1974年3月,1993年7月毕业于邛崃师范,分配到邛崃市太和小学执教至今,已扎根山区教育事业30年工作至今,先后获得全国红军小学优秀教师、成都市优秀教师、邛崃市优秀班主任、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等诸多荣誉。

岗敬业,生如子

丽平同志秉承“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影响孩子。 同事们都说李老师是“工作狂”,精力无限充沛,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毕业至今,一直担任班主任并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担任语文教研组长,还分管学校特殊教育及科研工作。由于师资缺乏,师资不配套,李老师变成了教学多面手,语文、数学、音乐样样在行。2017年,学校安排她跨年级教三、四年级语文,兼任三年级班主任,她没有怨言,精神抖擞地投入到每天繁忙的教学中。不负众望,她圆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两个年级的教学成绩都比上一期有大幅提升,她也因此获得学校教学成绩提升奖。

她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尽管清贫、尽管困难重重;她像萤火虫,尽管微小,却能发出晶亮的光芒,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30的工作历程,李老师写的论文、参与的赛课等获得无数的奖项自己的教学成绩一直名列第三学区前茅,2014年在邛崃市统考中,取得了全市第八名的好成绩。自己分管的特殊教育工作得到教育局的高度肯定,也受到教育部专家的好评。她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力求完美,在同事、家长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工作中,她爱生如子,刚开始工作时,她的工资每月只有120元。山区经济条件落后,有的家庭甚至不能承担子女的学杂费。每到开学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因为经济原因不来报名读书,为学生垫付学费成为常事。她的想法只有一个,希望学生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因为李老师就是靠读书改变命运的农村孩子。

学校留守儿童多,他缺少父母的关爱。李老师想尽办法使孩子们感受爱与温暖:指导留守儿童给家长写信;把自己的电话给孩子与父母联系;端午节为学生包粽子,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满快乐与幸福;组织各类比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增强自信。有了微信后,信息交流更方便了,李老师就及时把孩子们优异的表现反馈给家长,在外工作的家长都特别感谢李老师把孩子们学习生活的照片发给家长们,让他们看到孩子就像在自己身边一样……就这样,李老师因时制宜用种种办法让留守儿童不再孤单、让留守儿童的家长不再担心。

李老师爱生如子,关心孩子们的学习,更关心孩子们的身心成长。家访,垫付学费,学生买午饭,为孤儿买羽绒服,这样的事迹数不胜数。

带病坚持,忘我工作

2004年4月,李老师不幸患一型糖尿病昏迷一周,在成都华西医院抢救回来,从此只有靠注射胰岛素维持生命。生病让她更能感受生命的美好,她保持着快乐的心态,好好生活,好好工作。

2005年,学校领导考虑她的身体情况,安排工作时没有安排她上主科,她主动向学校领导请战,继续担任主科教学,更担任班主任,让工作来充实自己。除了语文教学,她还兼任了学校的特殊教育工作,这是需要付出更多耐心更多爱心的工作,因为工作认真负责,学校里总是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同事们也被她的精神深深感动。2007年李老师被评为邛崃市特殊教育先进工作者;2018年被评为“全国红军小学优秀教师”;2021年为成都殊教育工作先进个; 2022年成都百万职工技能大赛邛崃市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比赛中,和年轻人同台竞技,荣获一等 

天有不测风云,在李老师忘我工作时,不幸再次降临她的家庭。丈夫于2010年患上癌症。病魔没有压垮这对患难与共的夫妻。她鼓励丈夫勇敢面对,瞒着家人陪丈夫去成都治疗。丈夫后来每次谈到时,都说,不是她的鼓励,他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挺过来。两夫妻共同面对病魔,一直冲在教学的第一线。她担任的学校特殊教育工作得到了家长、学校、领导的信任和肯定。在工作中,李老师总是不断地挑战自己,2020年了邛崃市研究型教师成长课题研究,评为优秀学员,带动了学校科研课题工作,现承担成都市课题《基于生活化情境支架的农村小学习作教学实践研究主研工作。

孝敬父母,敬老尊贤

作中,李老师认真负责;生活中,她孝敬父母敬老尊贤。她丈夫兄弟姐妹6人,父母年高多病。1997年他们结婚后,公婆的医药费用、衣食就老师夫妇主了。农村劳作使老师公婆的身体多病多痛,总是及时为父母备好药物,备好夏衣衫备好们喜欢的材,好足够的零用,生及时送医治疗李老师对她的父母一样孝敬,假期陪伴、农忙劳作、采茶种柑医疗衣物一样不落。在们的影响下,兄弟姐妹们团结互助,孝敬父母

李老师除了对父母孝敬,对夫妇各自的、舅、叔、姨等亲人都非常尊敬,尽力给予精神和物质照顾。对于生活困难的邻居们帮助油等物资。还加入邛崃真心公益组织,为爱心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家庭和睦,老师的公婆无生活烦忧,公公至91高龄时安详鹤归去婆母今年已90岁,耳聪目明,十分健谈。老师孝敬父母仅给予钱物,还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中。比如婆母生病时细心照料,医院守护、喂药洗澡、换洗衣物,事无巨细任劳无怨。

丽平老师只是一名普通的山区教师,她传承中华族朝耕暮耘敬老尊贤至善至美传统美德,拥有一颗纯净的心灵,遭遇病痛后仍保持乐观积极、豁达开朗、认真工、热爱生活的心境,就“筑梦教育·崃岭教师风采” ——邛崃市优秀教师展播对李老师评价那样“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她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成了最美的风景。

     

 

高吉才

 他秉持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用心感念亲情,用爱反哺亲恩,三十余年无怨无悔,照顾瘫痪在床的哥哥高吉成,用自己的坚守和爱心书写着人间最真挚的兄弟情义。

      “这都是我应该做的,真不值得宣扬的!”日前,笔者在邛崃市羊安街道汤营社区2组居民高吉才家采访时,这位朴实的农家汉子,一次次重复着这样的话。他秉持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用心感念亲情,用爱反哺亲恩,三十余年无怨无悔,照顾瘫痪在床的哥哥高吉成,用自己的坚守和爱心书写着人间最真挚的兄弟情义。

              一句承    书写手足情义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88年,高吉才的二哥高吉成在阿坝州做建筑工时,不慎从楼上跌下,将脊椎骨摔成重伤,虽经多方治疗,仍然瘫痪在床,成了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残疾人。高吉才的遭遇,让家人受到很大的冲击。 

高吉成在家休养期间悲伤的妻子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一气之下带着年幼的女儿离家出走,让他再一次遭受了人生重大打击。望着瘫痪在床,对未来生活几乎绝望的二哥,父母百般心疼却有心无力,高吉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蹲下身子拉着高吉成的手动情的哥,放心吧!以后的日子有我嘞,只要我有饭吃,就不会让你饿肚子,我来照顾你” 当年,高吉才这一句看似不经意的承诺,却承载了30多年的真情与责任、爱心与信义。

“可你现在也到了耍女朋友的年纪,这个家有了我这个‘大包袱’负担后,肯定会影响你耍女朋友,影响你结婚成家的!” 高吉成面对如此重手足之情的弟弟,说出了心中的顾虑。“没事,哥,如果我将来耍的女朋友,嫌弃我有这样一个瘫痪的哥,我们就注定没有缘分,是不可能走在一起的。”高吉才斩钉切铁的说。

高吉才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此,高吉才既要赡养年老且体弱多病的父母,又要承担起照顾瘫痪哥哥的重担。为了方便照顾二哥,他就只能在家门口打零工,除了每天照顾高吉成吃喝拉撒外,还要帮二哥翻身、擦身、活动身体等,医生吩咐的每一个环节,他从未落过,以防长期卧床的二哥生褥疮……

1995年,高吉才与程会义结婚成家。起初,高吉成还担心自己成为弟弟与弟媳之间的障碍,但没想到弟媳在高吉才的影响下,对自己也是照顾有加。

“就是因为他对亲人有那份重情重义的责任感和爱心,我才会嫁给他!” 程会义表示,她的支持成了高吉才照顾好二哥的坚强后盾。

          一生坚守    始终无怨无悔

“每年光吃药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高吉成说,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照顾好自己和年迈的父母,弟弟高吉才在外打工挣钱,吃了不少生活的苦。成家后,为了多挣点钱,高吉才还去干过四年又脏又累而且很危险的煤窑运煤工,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2008年,高吉才一家参与本社区土地整理,在羊安新城区建了新房。考虑到瘫痪哥哥的特殊情况,高吉才还专门要求建筑工人为高吉成修了一间带卫生间的寝室。2010年起,高吉才先后为二哥购买了3辆手动、电动轮椅车,极大的方便高吉成从房间走出来,到室外透透新鲜空气、晒晒太阳,保持愉悦的好心情

时光匆匆,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高吉才的母亲已过世六年,他年事已高的父亲前年因患脑梗塞,也瘫痪了。“现在我既要照顾好二哥,还要抽时间多陪陪老父亲,毕竟八十多岁了,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高吉才说,“二哥因为上了年纪,最近血压增高了,颈椎也有了问题,我准备让他去做一下理疗。既然当初选择了照顾他,我就会无怨无悔照顾他一辈子!”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何况他们仅是兄弟,高吉才能做到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二哥,真的是不容易!”汤营社区居委会会计闫建新如是说。

谈及弟弟和弟媳这些年对自己的照顾,高吉成感慨万千,他说:这么多年来,弟弟高吉才的亲情厚爱就是我活下去的精神支柱。我不知道怎样感谢他们,只愿有来生,我们还做兄弟,让我做个四肢健全的人,让我来照顾他们,偿还他们。  

叔先

 叔先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三十年如一日照护失能父亲。他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培育和维护天台山萤火虫,时常夜间工作,带着父母夜里上班成为常态。2020年,其妹季先归来协助照顾,写下陪伴日记后来被出版社解集成书出版,详尽描述叔先事迹的纪实散文《阿爸,咱们去看萤火虫》被国内五十多家媒体先后报道,叔先认真工作孝爱父母的事迹也被大家广为传颂。

          叔先是远近闻名的孝子,三十年如一日照护失能父亲。其父亲1990年偏瘫后,他就一边工作一边协助母亲照顾父亲。后来,其父又于1998年、2008年两次脑溢血,2016年出现老年痴呆症状,2017年开始大小便失禁,2018年再度脑梗,母亲冠心病发作失去行动能力,父母双老需要照顾,而他还要上班。他的工作主要是研究培育和维护天台山萤火虫,时常夜间工作,带着父母夜里上班成为常态,而他在萤火虫培育工作上也取得了十分显著成效,接受过多家媒体采访。2020年,其妹季先归来协助照顾,写下陪伴日记后来被出版社解集成书出版,详尽描述叔先事迹的纪实散文《阿爸,咱们去看萤火虫》被国内五十多家媒体先后报道,叔先认真工作孝爱父母的事迹也被大家广为传颂。

流萤深处的等待

2018年4月11日晚上九点过,在邛崃天台山肖家湾蓝槽子一带,荧光点点,这个时候,天台山的萤火虫已经开始复苏渐入全年第一个高峰期,一对老人在漆黑的夜色中,仅凭一点点荧光才能依稀看到彼此的影子,“叔先——”,老太太颤巍巍地喊了一声,接着又抬高声音喊了第二第三声,无人应答,“叔先——叔儿——”,声音里就有了恐惧担忧和寒意。

不知过了多久,叔先才顶着头灯从树丛里钻出来,妈妈很生气:“你憨了啊?也不答应一声,我还以为你掉到岩底下去了呢!”“我不是说喊你们不要出声嘛,萤火虫都吓到不亮了……”

在天台山景区搞了十几年萤火虫研究的叔先,昼伏夜出,夜夜带着爸妈出没在山林间,为了跟踪一种新发现的不知名新萤火虫,有时候一跟踪就是一夜,爸妈跟着他,从正天台到花石海,从肖家湾到凤凰瀑布,多年来,天台山上无数地方都留下他们的足迹和身影。腿脚不便的爸妈,只能在路边或者车里等他,时间长了难免担心。

兄弟姊妹们都在外地工作,父亲瘫痪30年了,脑溢血反复发作四次,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现在大部分时间处于失智状态,母亲身体好时还能独自照看爸爸,如今她也是冠心病、骨质增生、颈腰椎病,走路困难更弄不动一百多斤重的老父了,这一切,全都落在了叔先的肩上。老爸大小便、起床落床出门推车换衣洗漱,这些生活细节全都要靠他一个人,带着爸妈上班成为常态。爸妈常在黑夜里看流萤飞舞寂寞地等他。

2006年超级护理员的日常

夜里11点半,伺候完老父的头道夜尿,高叔先又把刚从药店买回来的几大包日常用药拿出来,父亲的,母亲的,分开,周一的周二的一共一周分好,早上吃的中午吃的晚上吃的饭前还是饭后,全都一一分好入药盒,未来一周吃药就按着盒子里的格子来取。这非常高效科学。睡觉时已经夜里一点过了。

清晨7点,老父不停扑腾老式大花床头的带子,要起床。睡在他脚头的叔先正在酣睡,昨夜老爷子折腾了一个晚上,不停起床,拉扯被子脱掉裤子把尿撒在床上、被子和枕头上,为了避免收拾残局带来各种麻烦,叔先在床上非常有智慧地铺了五层隔尿垫,能够尽量避免弄湿床被,此外还在老父腰上系了一根弹性腰带,贴身卡上一张大隔尿垫,避免他打湿自己衣服,即便这样也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叔先晚上睡在他脚头衣不解带,随时起身查看。

瞌睡兮兮的叔先被老父叫醒,起床替父穿衣裤,测血压血糖并根据数据决定如何吃药,测量数据及昨夜表现一一做好记录。密密麻麻的记录本,记录着老父的一日三餐和各种表现以及叔先对老父状况的分析判断。久病成医,叔先已经完全能够根据老父的症状对症下药,完全是一位超级护理员了,胰岛素打不打?打多少?何时打?降糖药如何吃?中西药如何搭配……不仅老父的,还有老妈的。在这些记录里,可以清晰看到父母的病史日常,过一段时间回顾总结,总有些规律可循,好及时预防。

一旦服药打针就必须马上吃饭,否则胰岛素可能会导致低血糖危及性命。所以有时老父不配合不好好吃饭,高叔先就会很紧张很害怕很崩溃。老父很有脾气,耍起来谁都不认,高叔先每次处在崩溃边缘时总是需要躲出去平静平静,回头再来好好哄。

老父在家总是哭闹,一上车就安静了。为了安抚老父,叔先的一辆小破车,这些年就像他的肩膀和怀抱,背着抱着老父奔跑在故乡的土地上,不敢停歇。

叔先也趁机带着父母进城买药四处打听好医生去看病,在路上,历经老父的各种考验。最大的考验就是路上大小便,老父不分时间地点,随时要拉,稍不留神就弄得到处都是。叔先这些年练就的本事和智慧就是随机应变应对父亲的各种意外。车里放着尿壶,纸尿裤,里外衣裤,清水,开水壶,干湿纸巾,垃圾桶塑料袋,一旦父亲有情况,立马停车就地解决,各种包裹工具一字摆开,从容耐心,从不在意旁人的眼光。最崩溃就是拉肚子来不及,大便不仅弄得父亲一身,叔先自己也是一手一身,越是这种时候也不能乱,先褪裤子,人弄到有便孔的轮椅上坐下,垃圾桶接上,让他一边拉自己一边给他清理和换衣裤……

更难熬是夜晚啊,老父吵夜像幼儿一样。一不小心就蹬了被子扯了衣裤光粼粼冻着,不得已,为了父亲的健康安全,高叔先夜里会选择性地绑住父亲那只好手好脚,怕他冷,就用毛巾或者棉花把脚手包起来,深浓夜色中,叔先和老父床头的长明灯下,父亲举着的那个包着厚厚毛巾的大拳头,像是对生命不息的宣誓!

有一种爱,超越责任和亲情

叔先说,父亲存在最重大的意义就是活着!只要他活着,这个家仿佛才有支柱有精气神,他费尽心机不遗余力地,就想保住老父的命。虽然老父大部分时间已然失智痴呆,作为自己的生命个体已没有选择的尊严也谈不上质量,高叔先每日精心的护理,让他吃好穿暖再痴呆也体面干净,这活的是世人眼里的质量和尊严。

因为,叔先说,父亲这一生,在孩子们和周围人眼里也是不同凡响的坚守梦想不屈不饶的一生。他从青年立志文学之梦,虽命运多桀但踏实躬耕,在他的家乡四川邛崃夹关镇熊营村,用几十年的时间营造一种文化气场和氛围,自办家庭小报《小荷尖尖角》,自创各种歌舞剧本带领一只活跃的文化宣传队一度活跃在白沫江一带,后来出书,扶持后辈,倡导耕读传家……这些深厚的文化积淀让夹关镇熊营村的人自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去年,还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文联,有了“碓溪耕读”微信公众号自媒体平台和社群,非常活跃。

父亲,已然像一座精神的雕像,怎能让他倒下!

叔先姊妹五个,弟弟因病去世还有四姊妹,其他三个都因上学就业不在父母跟前,但在30年前父亲生病之初,刚刚成年的老大老二早早就承担了养育照护家庭的经济重担,叔先说,他们的榜样在前,自己怎敢懈怠。更何况,与父母朝夕相处,看到父母衰老的悲怆,看到坚强如老马的老父亲丢盔弃甲孩子似的大哭,怎不令他心碎?叔先时常一边开车一边握住父亲的一只手,父亲乖乖的样子常令他泪流满面,夜里哭闹时,给他唱歌拍哄睡觉,倾尽了所有的男儿柔情。

叔先任劳任怨,每日里载着带着父母磕磕绊绊进进出出,车子轮椅拐杖,推着牵着抱着,弄完父亲还有母亲,所有人看在眼里,佩服、心疼、怜惜,四邻八乡的夸赞,对他来说,若耳旁风。

2020年,“温暖邛崃”年度人物提名叔先,他很淡定,去领奖时只是洗个澡换身干净衣服以示尊重,领奖依然带着寸步不离的父亲,中途还是要带他去处理大小便,一如往常。

只不过,他认为,社会确实需要一种精神,大家宣传他他不反对,是因为希望更多人都受到感染和温暖,好好善待父母,从点滴小事做起,不要一阵风,也不要喊口号,小爱成大爱,让世界充满爱与温暖。

叔先的辛苦和付出,被社会看见,打动温暖无数人,大家的关心激励也温暖了他,彼此温暖,也是一种温情的社会风气,他喜欢,我们都喜欢!

这些年,叔先把全部精力都留给了萤火虫复育和照顾父母,在这两件事上都投入了十分的智慧和爱心,为天台山赢得了“环球十大萤火虫栖息地”、“全球八大萤火虫观赏地”的殊荣。为自己赢得“温暖邛崃”年度人物提名奖。这些成为新的激励,令他继续坚定前行。

2020年,叔先的妹妹,两次归来协助他照顾父母,日日陪伴,看到叔先照护父母的艰辛,不由提笔写下十多万字的陪伴日子,推送到网络后,引发很多人的追读和关注,后来,在2022年5月10日,被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解集成书出版了题为《阿爸,咱们去看萤火虫——照护失能父亲三十年》的一本纪实散文,详尽描述了叔先照顾父母的艰难过程和日常,这本书被全国七十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关于养老、孝亲、家庭、传统的讨论和关注,在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叔先和他的家庭,就是一个研究老龄社会的范本,而叔先身上的孝亲之情和大爱之心,成为无数家庭和父母致敬的榜样。

道德点评:

叔先的爱,在辽阔世界里,也许只如夜晚陪伴父母的微弱萤光,但照亮的却是父母的全世界,是整个艰难的晚年。

 

阎熙

因病瘫痪的阎熙,为一个白血病患儿发声,成立“邛崃文君爱心志愿队”。2007年首次组织“圣诞爱心拍卖活动”,募集资金和物品用于资助贫困失学儿童和一些特困家庭,同年设立“文君爱心助学基金”专款用于资助邛崃太和、火井等山区贫困失学儿童及孤残人士,截止目前,已先后资助了上百余名贫困儿童。

          1992年大学即将毕业的阎熙因病瘫痪,2006年,阎熙为一个白血病患儿发声,之后成立“邛崃文君爱心志愿队”。2007年首次组织“圣诞爱心拍卖活动”,募集资金和物品用于资助贫困失学儿童和一些特困家庭,同年设立“文君爱心助学基金”专款用于资助邛崃太和、火井等山区贫困失学儿童及孤残人士,截止目前,已先后资助了上百余名贫困儿童,并已有孩子被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名校录取。

    2008年“5·12”地震后阎熙发起募捐活动共计募得捐款23万余元,物品上百件,衣物八万余件,为支援灾区奉献了邛崃人民的一份爱心。2014年,阎熙组织成立“邛崃市残疾人公益促进会”,倡导自立自强和社会助残。2017年成立“文君助学理事会”,每年收到捐款十余万元,为40余名贫困学生提供着长期的资助。从小爱到大爱,阎熙把这份善良不断坚持,温暖人心,更温暖着整个社会。

命运多舛,也要坚持从善如流

阎熙,一个在轮椅上生活了二十多年的重度截瘫残疾人。1992年,大学即将毕业的他因病瘫痪,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残疾生涯,其间有过痛苦、绝望、沮丧和颓废,也有过幻想、憧憬、梦想和希望。在疾病困扰,生活艰辛的22年中,经历了人生中许多的坡坡坎坎和酸甜苦辣。如今人到中年,对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苦难涤荡了他的躯体和灵魂,生活的经历使他选择了外婆在儿时常说的一句话:“人要多做好事,从善如流。”这句简单质朴的话语就成了他的信仰。若干年后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要去做公益?他的回答仍然是一句简单的话:“从善如流应该是每一个人自然的选择吧!”

投身公益,为爱心举旗

2006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获悉了本地一个白血病患儿急需社会救助,于是就在自己开办的网站论坛里发帖寻求社会帮助,没想到社会上很多爱心人士都伸出了援手,纷纷捐钱给这个孩子。这次行动使他感受到爱的力量足够大到驱散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善的力量足以对抗人的贪婪私欲。自此以后,他便有意识的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并和几个热心公益的志愿者一起,倡导成立了“邛崃文君爱心志愿队”。

2007年,随着爱心活动的开展,不少积极分子加入进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志愿者圈子。在阎熙、王毅等人的组织下,志愿者们在大北街老酒馆开展了首次“圣诞爱心拍卖活动”,在众多爱心人士的积极参与下,活动办得很成功。之后“圣诞爱心拍卖活动”坚持办了7年,活动募捐的资金和物品,都用来资助贫困失学儿童和一些特困家庭。同年,在阎熙的感染下,爱心人士王瑞甫提出每年捐助1万元,设立“文君爱心助学基金”,直至2016年基金有了较稳定收入才停止接受这份捐款。基金合并了圣诞拍卖所得款项,专款用于资助邛崃太和、火井等山区贫困失学儿童及孤残人士。基金的各项支出,均采取透明公开的原则,在文君论坛爱心志愿版块逐一公布。现今,也同时在爱心志愿群空间公布。基金先后资助了贫困儿童累计上百人,为他们重新燃起求学的希望,被资助的贫困儿童也没有让大家失望,已有孩子先后考上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名校。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的第二天,阎熙就组织了志愿者来到五彩广场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活动办得很成功,2天时间共募得捐款23万余元,矿泉水、牛奶、各种方便食品上百件,衣物八万余件,数车运往灾区,为支援灾区奉献了邛崃人民的一份爱心。

自身残疾,却要用生命之光照亮其他残疾人

他身为残疾人,对其他残疾人的痛苦有着更深的体会。在因病致残后的二十多年中,先后大大小小住院二十多次,病危通知书他都领了好几次。对重度残疾人而言,褥疮、尿路感染是挥之不去的噩梦,残疾人对家庭的拖累,以及大额的医疗费用,足以将许多家庭拖入贫困。他觉得残疾人更应该自立自强,先自助而后助他。一群坐轮椅的残疾朋友都有着同样自立自强的愿望,同时也希望能抱团取暖,互帮互助。他们开始在平常的残友聚会中逐步树立起公益意识,以残疾人的身份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他们先后以“轮友互助会”的名义开展了一系列助残活动,随着活动的开展,逐步有更多的残疾朋友自愿加入进来。

2014年,在邛崃市委市政府和市残联领导的关怀下,阎熙组织筹建“邛崃市残疾人公益促进会”,并在邛崃市民政局注册登记。以“关注残疾人身心健康需求,为残疾人群搭建互帮互助,自力更生的平台”为宗旨,维护残疾人权益,倡导自立自强和社会助残,并倡导积极参加各项社会公益活动,动员社会力量助残扶残,为贫困残疾人提供帮助和服务。

过去几年来,社会爱心人士先后为多名重度残疾人募捐了多部电动轮椅,使他们脱离了封闭孤独的生存状态,以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人生挑战,还组织对生命垂危的高位瘫痪残疾人黄泽军展开救助,为火井镇白血病妈妈募集爱心捐款用于治疗,为常年患褥疮的重度残疾会员募集资金去南京治疗并最终康复。除此之外,邛崃市残疾人公益促进会还开展了一系列助残活动,如:组织伤友到景区参观旅游,向伤友免费发放尿不湿、导尿管等护理用品,组织伤友无障碍出行,体验成都地铁,参观八一康复中心,学习体验康复设备,开展最新残疾人保障法的普法学习活动等等。通过开展一系列伤友活动,使伤友们增强了生活信心和提高了参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

热心助学,再苦不能苦孩子

阎熙从小就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入读广州对外贸易学院(现更名为广州外语外贸大学),若不是疾病导致残疾,之后的人生应该是完全不同的。虽然疾病将他的求学生涯戛然切断,但他一直明白,对于大多数贫困学子,读书仍是改变命运的最佳途径。所以作为“文君爱心基金”的发起人,从2007年基金成立以来,阎熙就对其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作为一名残疾人,维持自己的生活已属不易,何况还要去帮助别人。还好,世上还是好人多!在他的感召下,一大批志愿者逐渐加入,成为了文君助学的重要力量,其中部分成为骨干,一直坚持公益助学之路一直至今。由于最初资金来源很有限,对贫困生的资助往往都是短时间的。后来阎熙发现,这样的资助并不能对受助者起到真正的作用,反而有时会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困惑和困扰。

2017年,在阎熙的号召与组织下,文君助学理事会正式成立。理事会的成立,标志着文君助学进入了新阶段。各项制度逐渐完善,形成了实地走访、会议商定、长期资助、定期回访、精神抚慰的固定工作流程。另一方面,制定了相对完善、透明的财务制度,收支账目清晰明了,并定时公布。

经过他和其他志愿者多年的努力,“文君助学基金”管理日趋规范,资助能力稳步提升,目前每年收到捐款十余万元,正为40余名贫困学生提供着长期的资助。

道德点评:

点点微光渲染星河灿烂,滴滴涓流映照爱满人间。命运的磨刀石摧残了他的肉体,也打磨了他精神的厚度。他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一片赤诚,一生奉献,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曾学兵

 退役军人曾学兵,在西藏从事建筑行业三十年,凭借军旅生涯锻造的优良作风和拼搏精神,从当初一名普通打工者成长到现在拥有多家公司的大老板。事业有成的他,情系故土,回报家乡,热情参与羊安建设,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退役军人曾学兵,在西藏从事建筑行业三十年,凭借军旅生涯锻造的优良作风和拼搏精神,从当初一名普通打工者成长到现在拥有多家公司的大老板。事业有成的他,情系故土,回报家乡,热情参与羊安建设,积极投身慈善事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添砖加瓦,以实际行动永葆退伍军人英豪本色,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由于成绩突出,2012年,曾学兵被推选为西藏邛崃商会副会长,2016年,被邛崃籍退伍老兵(参战)推选担任邛崃籍退伍军人再就业协会会长、再就业培训基地主任。2017年,当选邛崃市第十八届人大代表,2018年1月,当选羊安商会副会长,2019年7月,获得四川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 ”荣誉称号。

多年打拼  事业蒸蒸日上

曾学兵系界牌村7组村民,1967年7月出生,有兄妹6人,家庭贫困。1984年,年仅17岁的他,毅然参军入伍,在云南省度过了四年难忘的军旅生涯,期间参加了越南自卫还击战。

对于曾学兵来说,生活是艰辛的。但是,小时候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残酷的战争经历铸就了他吃苦耐劳、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性格,这也为他今后的创业成功埋下了伏笔。

1988年退伍以后,迫于生计,曾学兵曾到理塘打过工、在家杀过猪,但都没有什么起色。1991年,他跟随表哥吴世祥到西藏打工从事建筑行业。刚开始,不怕吃苦的他绑扎钢筋、浇筑混泥土、砌砖、抹灰……什么脏活重活他都干过,而且,一干就是两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开始尝试承包小项目,挖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从此挂靠西藏南方建设集团公司,带领来自家乡的一批农民工,在建筑行业大显身手,认真打拼,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

2010年,曾学兵创办第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拉萨市兵兵劳务有限公司,从事人力外包、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培训等业务。由于诚信经营,管理完善,公司业务蒸蒸日上。

经过三十年不懈的奋斗,曾学兵的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今,他带头已成立了西藏巨人工贸有限公司、西藏川友商贸有限公司、西藏梦之队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员工也从当初的二三十人,扩大到现在的一万多人。而大多数的员工,基本来自羊安本地或邛崃区域。据不完全统计,曾学兵创办的企业带动本地就业人员达7000多人,创造了上亿元的农民工工资收入,帮助上千农民工脱贫致富,有力促进了家乡的经济发展。

情系故土  投身家乡建设

2005年以来,被列为“全国重点镇”、“四川省百镇建设试点镇”“成都市优先发展重点镇”“成都市首批启动小城市建设示范镇”的羊安镇,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这吸引了曾学兵的关注和目光,也激起了他浓浓的乡愁和回报家乡的巨大热情。

为积极参与家乡建设,2016年4月,曾学兵成立了成都市藏梦羊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他来说,把公司取名“藏梦羊”,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西藏赚了钱,回到羊安投资回报家乡就是最大的梦想!

2018年元月,投资1.2亿元,集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的“藏梦羊”生态旅游一期项目竣工并投入运行。2019年,“藏梦羊”还打通了到界牌村的交通环线,实现产业相互融合,带动界牌村葡萄、莲藕、猕猴桃等果蔬产业发展和观光旅游提升,解决本地300余名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充分就业,带动100多名返乡农民工创业,让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安心的工作。

除此以外,曾学兵还积极主动开展就业创业帮扶,带动当地5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就业创业。羊安街道界牌村6组退役军人姜瑞平,因为身有残疾,强烈的自卑感让他一时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正当他一筹莫展时,曾学兵通过村“两委”主动找上门,和他交心谈心,把他安排到“藏梦羊”公司从事水电工作,解决了他的就业难题。

2020年8月31日,羊安街道遭受特大洪水袭击,大批抢险救灾人员坚守在抗洪抢险一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曾学兵主动为抗洪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工作餐共计700多份。9月9日,代表藏梦羊党支部向羊安街道办事处捐赠3万元,支持受灾群众恢复生产生活,此举获得了不少居民群众的点赞。

热心公益  真情回报社会

通过多年的努力和打拼,事业有成的曾学兵,始终肩负社会责任,热心慈善公益事业。

2017年春节前夕,曾学兵捐款16余万元,用于羊安街道迎新春文艺演出和城市春节氛围营造。同年9月,向邛崃市慈善总会捐款20万元。2019年3月,捐款60余万元,为界牌村修建了1000多米长的群众健身绿道。2021年“六一”儿童节,看望慰问全市62名留守孤儿,给每个孩子赠送了一套衣服、鞋子,共计价值2万元。

为大力倡导尊重劳动、爱护环境新风尚,从2017年起,曾学兵每年慷慨解囊出资10余万元,宴请全街道400余名环卫工人吃坝坝宴,表彰奖励优秀环卫工人,为他们发放棉被、衣服、洗衣液等生活用品,同时还联系医院为环卫工人开展免费体检、办理健康卡。

对普通困难群众乐善好施,对退伍老兵更是饱含战友情怀,一旦他们遇到困难总是倾力相助。从2008年至今,曾学兵出资数十万元,对20余名困难、伤残邛崃籍参战退伍老兵开展家庭救助,按照家庭困难程度每年发放2000到10000不等的救助金,逢年过节送上生活用品和慰问金。  

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发生后,曾学兵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代表藏梦羊党支部、邛崃籍战友会对邛崃红十字会捐款60000元,向邛崃西藏商会捐款5000元,向邛崃西藏党支部捐款5000元,先后向羊安街道办事处捐赠新皮卡车2辆,用实际行动,给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役增添了许多温暖和感动。

近年来,曾学兵用于慈善公益事业及扶贫济困的物资达300余万元。“我富裕了,群众有困难,我就应该给予帮助!”曾学兵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帮助散居五保户安装自来水、救助贫困党员、资助品学兼优学生、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在羊安街道,哪里有困难群众,哪里就有曾学兵的身影!

“曾学兵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企业家、商会副会长、退役军人,他的善举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彰显了企业家的赤诚之心,发扬了退役军人的优良作风,为羊安街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羊安街道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如是说。道德点评:

曾学兵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企业家、退役军人,他的善举体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彰显了企业家的赤诚之心,发扬了退役军人的优良作风,为羊安街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