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尚新美·环境秀美·生活富美 成都龙泉驿区文明村镇创建巡礼> 返回首页

龙泉湖村“三强三提”助推全国文明村创建

    龙泉湖村地处龙泉山脉中段东坡的龙泉湖畔,属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规划区,环抱龙泉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全村幅员面积4.77平方公里,下辖11个村民小组、800户、2903人,村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党员70人,现有村“两委”干部8人。全村现有耕地3000余亩,种植业以水蜜桃、枇杷、柑橘、樱桃等水果为主,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村内有国家电网公司应急培训基地等企事业单位。
    龙泉湖村依托“联户同心”党建工作法,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举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开展人居环境专项整治,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引领力、凝聚力、执行力,助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有举措、见实效。

    强化组织效能提升文明实践引领力
    坚持党建引领,持续深化落实“联户同心”党建工作法,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1+1+6+N”即1个党组织书记牵头、1个干部具体负责、6个干部分条分线、N个党员协同推动的组织架构,划区包片、互相配合,确保各环节工作压茬推进、高效开展。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文明实践凝聚力
持续用好“联户同心”党建工作法,以探索“微网实格”社区治理新机制为契机,吸纳16名网格员融入“联户同心”志愿队伍,组建“联户同心”党员志愿者小队、退役军人志愿者小队、乡贤理事会志愿者小队、青少年志愿者小队等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学习强国学习打卡”“疫情防控宣传”“环境保护活动”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增强了志愿者的价值感和荣誉感,有效激发了党员干部参与文明实践、带动文明实践的激情和热情。同时动员全体村民群众开展田间地头白色垃圾清理、疫情防控、龙泉湖自然保护区巡查等文明实践活动每月至少8场次,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建共治”的良好局面。
    强化服务保障提升文明实践执行力
    高度重视阵地打造及队伍保障,先后建设了农家书屋、驿路茶园、日间照料中心、儿童之家、乡村复兴少年宫等阵地,深入开展理论宣讲、文化科普、普法宣传、体育健康等活动,推出妇女儿童维权保障、老年关爱活动、暑期夏令营等服务,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需求,进一步丰富村民精神文明生活、提升村民思想道德素养,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培养良好村风,促进龙泉湖村焕发文明新气象。

    启示与思考
    一是抓“头雁”引领,凝聚群众力量。要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工作走在前列,必须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广泛宣传、充分调动、充分征集民智民策。泉湖村特有的“联户同心”党建工作法,正是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制定方案,党员干部带头干,把群众发动、组织起来,自觉地、满腔热情地投身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使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全民参与的事业,从而激发群众投身文明创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抓破立并举,转变思想认识。要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工作走在前列,党员干部必须要思想走在前、行动走在前,坚持破立并举、靶向施策,把新风正气树立起来。龙泉湖村正是通过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在修订完善《龙泉湖村村规民约》基础上,运用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等方式,破陋习、立新风,深入破除封建愚昧、应循守旧思想,转变了村民的思想认识,让村民群众在参与文明创建中有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引导乡亲们投身文明公益事业的热情,自觉讲文明。
    三是抓模式创新,提升创建效率。要推动乡村文明建设工作走在前列,要紧盯工作重点,完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高。龙泉湖村正是立足本村实际,明确了“党建引领、优环境、强基础、促振兴”的工作目标,通过建立“联户同心微网格”,探索实施“三心”工作法,不断落实“一院一策”,“房前屋后有‘三包’,公共区域有划分”等院落环境治理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院落环境治理长效机制,助力文明乡风提升,取得良好成效。